黄宏的个人保险咨询 保险加盟热线:0592-3662001
个人信息 更多>
黄宏 高级业务主任
预约咨询
执业证号:02004251010580002016008531
所属机构: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
所在地区: 四川 成都
关注我:
微信
黄宏的名片
轻松存手机
提交简历
岗位
保险资讯
商业保险分为哪些,商业保险投保顺序
2018-10-30 来源: 沃保网 浏览: 1

保险应该回归保障的本质,以较小的投入,获得对抗意外风险的能力,才是正确的投保观念。下面为大家推荐《商业保险分为哪些,商业保险投保顺序》,欢迎阅读。

商业保险分为哪些,商业保险投保顺序

常言说得好,活到老学到老。有些朋友可能对保险并不感兴趣,所以也不愿意去了解一些保险的知识。很多人直到现在一直对保险存有一定的误解。

其实,不管你是否购买保险,但这些关于保险的知识还是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的,最起码身边有亲戚朋友想购买的话,您还可以给对方提一些建议不是吗?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商业保险的一些必须了解的知识点:

1.商业保险分为哪些?

商业保险险种主要分为两大类,即使保险产品的名字起得再天花乱坠,你也能分辨出它是属于哪个险种了。

2.怎么读懂一个保险产品

了解一个普通型的保险产品,基本可以通过保单中的以下七个要素来看明白:

能保谁——被保险人需要符合的要求,年龄、身体状况等

保什么——保险责任条款中的内容

不保什么——责任免除(或除外责任)条款中的内容

保多少——保险金额

保多久——保障期间

交多少——所交保费

交多久——缴费期间

这样一划分,大家心里是不是通透了许多,对于其他型的,可在这基础上进行理解。

还要注意几个“期”:

犹豫期——一般为10日,退保只收工本费

宽限期——60日内,缴付逾期保险费不收利息,保险人死亡保险仍有效

事故通知期——一般情况下财险是在24小时内,寿险是48小时

保险给付期——保险公司在赔付协议达成后10天内应支付赔款

商业保险分为哪些,商业保险投保顺序

3.先买什么保险比较好?

很多人买商业保险,上去就先买理财的、分红型的,有钱任性的就不说了,对于一般家庭,小编是不认同的,你想想,你一旦出现意外、罹患疾病,失去经济来源还要花费高额医疗费用的时候,谁来付那些这时排不上用场的保险的保费?

商业保险险种是一种多层次的保障,这里还是要给大家讲清楚购买保险的适当顺序,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价值。

先买意外险:

无论是小孩大人,收入高低也好,一份意外险是必备的,没毛病!因为你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,意外也是无处不在的,最大的危险就是你认为不会有危险。为了自己的家人我们要学会规避风险,一份意外险现在都不贵,消费型的,花一点小钱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。作为人生的第一张保单,必须是意外险,特别是20岁至40岁的年轻人。这里应注意,保障额度要能够抵住你的负债,车贷、房贷等等的总和。

其次是重疾险、医疗、寿险

面对环境、空气污染,人吃五谷杂粮,难免会生病,现代人每人一生中发生重大疾病的概率在72%左右,虽然医保实施多年了,但穷人还是看不起病。一场大病进了医院动辄十万、二十万几十万,住进医院杂七杂八的费用,很多贵重药品或项目都不在报销范围内。

购买保险一定要注意的10大事项

1.完全不买或者买得过多

保险应该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,一般来讲,一个家庭保费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10%-20%、保险金额累计是家庭年总收入的5-10倍为宜。

认为保险是骗子,什么都不买,自然不对!买的太多、乱买一气,甚至把保险作为家庭主要投资渠道,当然也不对!

2.重视投资收益,忽视风险保障

很多人把保险当作投资渠道,首先想到是保本、分红、强制储蓄,却没有想到是否能抵御健康和意外带来的风险,这是近年来养老险和教育险等投资类保险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。

事实上,相对于保费而言,养老险和教育险带来的投资收益很不理想,而且中途退保,还会损失一部分本金,流动性非常差。从投资理财的角度上讲,保本、储蓄、分红型的保险并不是理想配置,而是小白投资者容易掉入的一个大坑。

保险应该回归保障的本质,以较小的投入,获得对抗意外风险的能力,才是正确的投保观念。

3.舍得给孩子买保险,对大人保险却不在意

在一个家庭里,孩子是消费主体,大人是创收主体。孩子即使出现意外,大人仍然有条件和能力应付解决;但是作为家庭经济支柱,大人一旦出现意外,全家人的生活都会大受影响。

从专业的角度出发,保险最应该保障的是家庭的经济支柱,也就是正当壮年的成员。

4.指望一张保单解决所有需求

当许多需求聚集在一起的时候,很多人为了图方便,往往希望一张保单能包含所有功能,解决所有需求。

像所谓的万能型寿险、分红型寿险,看似包含所有,其实里面没有一样能解决急难险重的问题。而且一旦开始买,你就必须连续缴费很多年,否则就鸡飞蛋打一场空了。

正确做法应该是:不要怕麻烦,根据需求分开购买。

5.被电话营销忽悠

保险电销是许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一种投保渠道,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,被电话营销忽悠也是投保人面临的重大风险。

在电话沟通中,保险公司一般都有录音,有投保意向的消费者一定要注意问清服务人员的工号、所销产品的具体性质、保险范围、除外责任、费用扣除、退保损失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。如想要进一步确认留证营销员电话销售中的介绍及“承诺”,有条件的消费者也可自行录音。

6.保险的等待期,业务员不一定告诉你

推销保险时,业务员可能会跟你说,买了保险之后,看病就能获得赔偿了。但是保单生效的等待期,业务员工可不一定告诉你。

事实上,很多保险都设置了一定期限的等待期。有的是90天,有的是180天,要仔细检查条款才知道具体的日期。意思就是说,你买了保险之后在等待期内生病了,保险公司是不会赔偿只会退保费的。

7.不懂“电话回访”和“犹豫期”的规则

错过难得的后悔药

为了保障投保人的合法权益,保监会规定,保险公司在销售保单后必须对用户进行电话回访,并且赋予了投保人15天左右的犹豫权。在犹豫期内,如果你后悔了,随时可以退保,而且不会收取任何费用。

很多投保人不懂相关规则,把回访电话当成骚扰电话,对犹豫期也没有善加利用,最终错过了难得的后悔药。

8.缴费方式没弄清,导致保单失效

一些保险销售员为了促成用户投保,在描述缴费方式时闪烁其词,甚至恶意误导。比如,一款产品的缴费期限是15年,却告诉你只需要交10年。等到你交满10年断缴之后,保险公司会告诉保单失效了,之前的钱全都打了水漂。

9.免赔条款看不清

保险法规定,保险产品的免责条款,保险公司在投保前必须向投保人讲清楚。但是,很多保险公司为了促成交易,却把这样重要的条款用很小的字放在保险合同最不显眼的地方。到了理赔时,你说业务员没给你讲清楚是没用的,合同里有免责条款,你没看清只能怪你自己。

10.把保险产品当成了银行存款

大家都知道保险有坑,但经常不知不觉就掉进了坑里。比如你去银行存款,工作人员向你介绍了一种利率较高并赠送保险的存款,你以为是银行的产品就买了,最后发现买的是保险,还不能提前支取,甚至利率也没有普通的定存高。

说了这么多投保的风险,大师兄还是觉得,尽管保险中的坑很多,但是作为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一环,还是不可或缺的。

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
若有不妥,请告知,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!

Copyright ©2008-2025 厦门诚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 中国人保
闽ICP备08003619号  网站管理 客服热线:0592-3662001

357739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

马上
提交

扫一扫微信留言

357739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